
Who is Dolomiti?
I ran into you when wandering around St. Magdalena in Villnöß (South Tyrol in Northern Italy). That was a cold […]
蛤蠣與飛鳥的心靈實驗室
I ran into you when wandering around St. Magdalena in Villnöß (South Tyrol in Northern Italy). That was a cold […]
Cappadocia (中文可大約音譯為:卡帕多奇亞) 位在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高原上,具有地理和文化特色的廣大地區,實際面積大概相當於台灣(東西大約為400公里,南北240公里)。造訪此地讓我再次體驗到老莊思想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合⼀」的微妙關係。 千萬年前火山爆發留下的灰岩經年累月的風化下形成了如同精靈世界裡獨特的地貌。大自然無意間留下的鬼斧神工固然令人嘆為觀止,但是「小鳥無羨於天地」,我卻更對那些無名建築師和藝術工匠們因地制宜下的巧思肅然起敬。 早期基督教徒(4-7世紀左右)為了躲避當時羅馬帝國的迫害,當地人就地取材,善用鬆軟的火山岩石,手工挖鑿成地下城市作為棲身和禮拜的場所。有三十六個類似的地下城市已經被挖掘出來。我們有幸造訪了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個地下城(Kaymakly),據說地下深度可達11層,通風管道完善,可以養兩千戶人家,而且廚房,馬廄,酒窖,教堂一應俱全。大約有四百座石窟教堂,修道院群散佈在當地。各式大小的窯洞民居,有些因為安全考量已無人居住,有些則改裝成了現代旅館。 值得一提的是這段大約兩分鐘影音的配樂採用了土耳其作曲家Fazil Say 改編自傳統民謠 Black Earth (1997) 的鋼琴曲,利用特殊的技法來模擬土耳其傳統樂器的聲音,吟詠迴盪…
2010年5月的西班牙之旅我們走訪的另一個古城 Toledo (可中譯為托雷多), 在11到16世紀間曾是西班牙卡斯蒂亞王國的首都,現在她的古城古建築群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但這並不是我們拜訪的主因。 我們特別想要一探托雷多的重要原因,其實是托雷多為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 El Greco (可中譯為埃爾·格雷考,西班牙文的意思為「希臘人」,因為他原先出生於克里特島,具希臘血統) 的第二故鄉,他的許多重要畫作都是在托雷多創作出來的。他的重要委託多半偏向宗教人物題材,畫風卻叛離傳統充滿戲劇性,譬如使徒聖約翰在他畫筆下好像是「性格小生」(Apostle St John the Evangelist, Museo de El […]
這次西班牙之行,一共去了四個城市:哥多華 (Cordoba), 格瑞那達 (Granada), 托雷多 (Toledo), 馬德里 (Madrid)。雖然自己非常的忙碌,沒有太多的時間做影像編輯,還是很希望能透過鏡頭把我們所感受到這四個城市獨特的一面記錄下來,我會利用時間分四次慢慢介紹給你們大家。 第一個登場的是哥多華。你們大概無法想像哥多華是個千年回教古城,被稱之為十世紀的曼哈頓,是當時全歐洲最先進,也是最大的城市。如今風華不再,卻不失古城的浪漫風情。老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文化建築保護古蹟,其中最精彩的建築物是起建於西元八世紀的清真寺 (Mezquita)。除了小部份賣紀念品的小商店和餐廳外,大致上,古城區還保留了原來住宅區(特別是猷太社區)的風貌,並未受到太多商業的污染。我們是週末時抵達,趁觀光客的人潮尚未湧入,清晨在古城區漫步,還可以看到很多當地的老太太們出來買菜。我們住在古城區外的飯店 (AC Cordoba Palacio) 裡,從我們房間可遙望清真寺的鐘塔,步行約 7-10 分鐘的距離。 飯店建築的設計非常特別,高科技的外牆好像罩了一層 “面紗”,大大小小的圓圈造型,卻是結合西班牙傳統服飾最常出現的圖樣(Polka-Dot)。大家都知道西班牙有名的是各式各樣的小菜(Tapas),在哥多華,我們最難忘懷的一道 “小菜” 就是墨魚拌飯,吃起來倒有點像台灣的油飯。 […]